当前位置:

【匠心如初】第七期 | 黄翠兰:守正创新求发展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声遥 钟芳玲 李纯 编辑:刘翥 2021-04-22 18:14:24
江华融媒
—分享—

黄翠兰[00-00-17--00-00-21].gif

由县总工会、县融媒体中心联合播出的《匠心如初》专栏,今天播出第七期—黄翠兰:守正创新求发展。

QQ截图20210422152259.jpg

黄翠兰是大路铺镇鹅塘村人,自幼跟随瑶族织锦大师黎柳娥学习瑶族织锦,现为瑶族织锦第五代传人、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外聘教师,始终践行着一位民间“守艺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真情和汗水保护传承、宣传推介瑶族织锦。

QQ截图20210422152733.jpg

在白芒营镇的瑶族织锦研习基地里,一阵阵机杼声传来。黄翠兰和村里的妇女用着一挑、一穿、一紧的传统织锦技术编织着瑶族织锦。瑶族织锦“八宝被”工艺独特,被誉为“少数民族织锦的活化石”。“八宝被”的制作技艺在2016年5月被列入湖南省省级非遗项目。为将这一瑶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黄翠兰倾尽全力想尽办法投入到瑶族织锦“八宝被”制作技艺的学习、传承、发展和利用工作之中。

黄翠兰1.jpg

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黄翠兰:因为我姑姑她是我们瑶族织锦省级传承人,她手艺比较精湛,所以我就认真的跟随她、拜她为师,也跟着我们邻居其他人一起学习,学习我们瑶族织锦传统的手工艺,我们作为新一代年轻人,我觉得不应该只是学会做,更大的任务、更大的责任应该是把这些美好的手工艺品,这些美好的文化给推广出去。

QQ截图20210422152351.jpg

在黎柳娥的影响和指导下,黄翠兰系统地学习瑶族织锦传统手工制作技艺流程和制作技术,擅长制作“八宝被”。由于黄翠兰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以及对瑶族织锦尤为喜爱痴迷,而且敢于在织锦技艺上大胆创新,技术全面,技艺精湛,创新研发设计能力强,已成为江华瑶族织锦的代表性人物。

黎柳娥.jpg

黎柳娥:她也有那么努力,有那么耐心学,也有那么努力学下去,我教给她,她也传徒弟,我过年是老一年了,她传下去,我是盼望她把我们瑶族织锦的慢慢地庞大起来,把我们的作品搞好。

QQ截图20210422152532.jpg

如今,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的改变,“八宝被”的制作技艺传承发展的土壤已经越来越贫瘠,瑶族织锦实物逐渐流失和传承群体逐渐在缩减消失。黄翠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几年她走访了多个县市,利用自己有限的资金收集瑶族织锦老物件160余件,整理归纳传统图案近百种,学会并记录保存了10余个江华本地传统手工艺项目,抢救收购了30多台老式原始织锦机,为瑶族织锦“八宝被”制作技艺研究保留了第一手原始资料。

黄翠兰2.jpg

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黄翠兰:后来在我收集的这些老物件上,整理的时候才进一步发现,原来我们瑶族织锦图案是那么的丰富,比如说有动物纹、植物纹,还有一些数字纹、还有一些几何纹,越整理越觉得我对我们的瑶族织锦是更加有信心了。

QQ截图20210422151930.jpg

黄翠兰从2018年开始,每年都在传承基地开展两期培训班,为江华客姑妹瑶族织锦公司的瑶族织锦技艺培训班授课,多次到江华职中瑶锦工作室传授瑶锦技艺和织锦文化,培养出黎雨轩、黄倩莲、苏远香等几十个小小织锦能手,播下了瑶族织锦“八宝被”制作技艺的传承人种子,让瑶族织锦技艺的精髓得以传承与发扬。

杨凤姣.jpg

学生 杨凤姣:她教我们,她讲只要年轻人喜欢学,她都把她所会的都会教给我们,从最简单的开始,我们刚开始什么都不会,到现在基本都可以自己操作了,她都很有耐心的,你问她什么,她晓得的都会讲给你听。

QQ截图20210422152410.jpg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路走来,黄翠兰的作品多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或被单位机构收藏。在传承和发扬中,黄翠兰抢救保存了大量瑶族织锦实物,扩大了瑶族织锦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在那纵横交错的经纬线里,饱含着黄翠兰的匠人匠心。

黄翠兰3.jpg

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黄翠兰:我现在最大的愿望第一是培养更多的年轻手艺人,第二是带动一些跟我一样有共同爱好的年轻人,一起挖掘、创新和推广,让我们的瑶族织锦走出我们的大瑶山,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和喜欢上我们的瑶族织锦。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声遥 钟芳玲 李纯

编辑:刘翥

本文为江华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ianghua.rednet.cn/content/2021/04/22/92231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