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9日,位于大路铺镇豹虎村的80亩山楂迎来了丰产期,饱满的果实压弯了枝头,这原本丰收的景象却让果农发起了愁。

走进山楂果基地,便看到一株株果树错落有致,一串串山楂果缀满枝头,熟透了的果子落满一地,果园合伙人杨甲恩的妻子李来翠正在捡起掉落在地的山楂。
![江华:20万斤山楂丰产待销[00-03-51--00-03-55].gif 江华:20万斤山楂丰产待销[00-03-51--00-03-55].gif](https://img.rednet.cn/2020/10-20/cc02e29b-c4f8-445a-82f7-191b642e7bd6.gif)
杨甲恩妻子 李来翠:这果子没人收啊,这么好的果子,我捡起来晒山楂片,可惜了浪费了。

这种山楂叫广西青山楂,果实成熟后通体翠绿色,营养丰富,素有“果中之王”的称号,含有18种氨基酸,既可食用,又可药用,了解到广西青山楂的好处后,2014年,杨赵恩,杨丙恩,杨甲恩三兄弟便合伙在村里流转了80亩土地,投入80余万元,从广西平罗县以每株15元引进3000多株优质山楂苗进行种植,通过科学管理,去年开始挂果。

杨赵恩:去年的山楂销售情况很好,能够卖到一块八至两块,我们这果就是卖到广东广西,这样吃生的就是口感不好,有点酸,有点涩。

由于果子需要加工才能食用,很难吸引到本地人过来购买,加上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三兄弟今年的山楂虽然丰产20万斤,但降价到几毛钱一斤都吸引不了商家收购,导致大量山楂销售不出去。

杨赵恩妻子 陈桂秀:我们的果子现在成熟期超了一个多月了还没有摘下来,没有老板来接(单),这个浪费了,我们没有一点收入。

去年是山楂销售的旺季,三兄弟的果园还为当地几十余名贫困劳动力解决了务工问题,年付务工工资达到3万元以上。

杨赵恩妻子 陈桂秀:我们去年的时候都是请那些贫困户来,几十个人来做。
![江华:20万斤山楂丰产待销[00-03-11--00-03-15].gif 江华:20万斤山楂丰产待销[00-03-11--00-03-15].gif](https://imgs.rednet.cn/data/131/IMAGE_TENANT_LIB/IMAGE/7012499/2020/10/20/5ece5518372242228f8df0d9b394cf80.gif)
面对严峻的销售形势,三兄弟一方面在积极寻找商家、向有关部门反映信息,另一方面也在想办法自救,尽可能将掉落的果实制成片,晒干后以储藏果实,将损失降到最低。
来源:江华融媒体中心
作者:钟芳玲、周声遥
编辑:刘翥
本文为江华新闻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jianghua.rednet.cn/content/2020/10/20/8530760.html
江华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