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瑶都森林奇境·走进三湘第一林场”文学摄影大奖赛初选作品·文学类021号
水墨江华,草木乌托邦的深厚与绚丽
一
从火中萃取的词语,陈述一抹绿从浅到浓的转变,
或葆存了亘古的青春与茂盛。寻找恰当的视角,
或斑斓的修为,在南岭的母性里点缀清雅的花朵。
那鲜丽的服饰,以星光的模样,映衬壮丽的山水。
哦,请归顺于那无名的树叶,
在充沛的修辞里体悟一生的沉闷、雅致和蓬勃。
画笔玲珑,格局轻盈。这随意之中,倾心的必然,
将在未来时光的回望里显示盛世的斑驳和静美。
盘王何在?这氤氲了传承和神奇的幽静里,
每一棵树都是一个瑶族人的灵魂家园。
哦,我小心揣摩,大胆抒怀。在壮丽的谱系上
引申哲理、梦幻,并在古雅的边缘篆刻接近
林木的神像,生态或环保的指证,自然主义
或田园画派的簇拥,在一方印章上全面释然。
哦,江华大地上,谁不是那一份泡茶,
在漫长而青翠的路途上涣散。
谁不是那萃取的精华里那不可替代的脉络与生灵?
二
技法浩荡,泼墨介入。我曾画过一株幼苗生长的全过程,
一枚翠竹的高雅,或朦胧的山色。我曾领悟点滴迷离,
在浓墨的见证中划开了内心的焦躁与恍惚。
这密集的林野里,比心跳更缜密的树种,
比肤色更清纯的嫩叶,比呼吸更珍贵的安全,
环绕了彼此的肉身。哦,佛爷岩上,
我管窥一小撮的充沛,在命运的低处回荡最高的星辰。
潇水澎湃,贯穿了一座城池或百里画卷的静谧、
深沉和秀美,无以修饰,千古铭刻。
哦,我终于明确的主线上,添加些许的华彩,
并在浓烈的色泽上设置迷宫,
自我解读,让观众领受那宽广的魅力。
这涌动的绸缎,浸润白皙的肌肤,
感喟丰润的腰肢,在一段月色下吟咏长篇短制。
悠然时刻,剔除疲惫与涣散,以诗酒介入,
这阙蕴藉深邃的布局里那不曾中断的舞蹈。
我速写下那淳朴、可爱、欢愉的面容,
映照这俗世里理不清的杂念和虚妄。
三
停驻此地,脉搏暂停。原生态的覆盖倾心于
孩童的奔跑。哦,我从未放弃对田园美的追求,
从未在都市的纷繁里忘怀泥土的气息。
这奢华的述说,在语言的范畴内不能降低它高贵的头颅,
那衰败的躯体早已经不起这曲折的考量。
美学磅礴,绿意浓稠,在大龙山,
每一寸土地上都婉转和呈现时代的雅致和风流。
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清净,不必去念及尘世的爱恨眷顾,
且在这烂漫澄明的月光下,领受此生或许未曾感受的静美。
天地之间,除了树叶声响,空无一物。这虚空的镜面上,
世间仿佛被隔离,我心洞察了古时的缓慢,
在当下的置换里感念苍穹下的弯曲和珍藏。
从这里,我领会:山中,描画的树,并不单调,
而是在更加广阔的视域内表达自我,观照他者。
在环形的足迹上,我刻画:山外,多少人
向往一种淡雅却回荡着纯粹,永不可抵达的乌托邦意蕴。
四
必须先熟知那些陌生的树木,在科目与分支中,
观察细腻的情致和壮阔的修饰。
必须以一颗古老的心,去体悟
现代社会里已然淡化了生命特质的蔓延。
必须以更加精准的笔法,去渲染那一棵棵树,
相互依偎的情愫,或独立生长的自白。
寒亭,或暖谷里,那珍馐般的色泽显示了
古汉语的底蕴,在柔美的轮廓中珍视了一次次眺望与抒怀。
哦,园林,或优雅的装饰,令人无法发出厌恶的讯号,
而是在纯净的氛围里不停追问美与情愫。
这天问般的回旋,在溪流与亭廊之间炙烤,
并解答了更多的质疑。瑶都风华,草木春心,
我一一指认并描绘苏铁、银杏、红豆杉以及同类项的珍藏与奢华。
那些高贵的名讳,在时光的模糊中呈现了多重、深刻与尊崇。
那些高于人类本身的轮回,
在浩渺的星空里与历史同行,与辽远的石头共同协奏。
五
儒雅抵达,空灵起舞。这介于都市与自然之间缓冲,
以天人合一的韵味传递了一卷柔顺的书卷,
打开之后,日光交替,炊烟攀升,狗吠之后,
并不热烈的光耀里清淡的丝竹。
林场安然,家园恬美,我领受码市,
或其他点缀的赤诚,这时光里的雕饰与描述。
多少人以此为家,在汗水与智慧之中
缔造起芬芳或庞大的阵营。多少赞美,
都不及缄默的坚守里,不计得失的
微笑或信任,在六十三载春秋的变迁里歌唱。
我站在充沛的呼唤里,以现代化的管理和科技的蔓延,
在枯燥的数据里找到些许的乐趣。多少人在这里老去,
却簇新了面容。在59.46万亩的身躯上,
锻造从未远离,操守始终闪烁。庞大的体系里,
没有谁可以轻易篡改那残损的篇章?
没有谁可以在炙热的编织里放弃不可多得的业绩!
六
涣散的笔触,并未完整的记录下一双双眼眸的坚定与平实。
飘摇的民谣,在劳作之余传承了
千年以及比时间更亘古的美好与幸福。
我不能忘却西佛古桥的隐喻,不能在这方有界
又无限的格局上随意描画心中那超然的印象派大作。
桃源寓意,鸟鸣不绝,这萦绕了命运、灵魂、热爱
和柔情的舞台上,幕布锦华,音律恢弘。
我在这空灵的巨制上,继续标注不老泉的青春,
隐约的裙摆和回眸。在豸山古寺或瑶族图腾园的肃穆里,
不停涂改,推到又重来,涅槃又剜心,
在形式主义的墨迹上,终于映照出了那一座隐于山林,
又与城池遥相呼应的院落,草色朦胧,星光拥吻,
我在其间,默读《理想国》或《楚辞》,
在一袭篝火中念及往事,缓缓起身,
看到万家灯火回应着我内心宽广的笔墨。
来源:大赛组委会
作者:大赛组委会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