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县推进“三乡工程”助力脱贫攻坚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刘明政 编辑:redcloud 2018-09-18 09:22:11
江华融媒
—分享—

江华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明政)我县是今年全省18个脱贫摘帽的“国扶县”之一,全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091户112714人,目前尚有未脱贫人口(含返贫)8760户31718人,脱贫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该县注重发挥人才关键作用,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三乡工程”(机关干部下乡、经济能人回乡、小微企业兴乡),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实体经济,通过盘活资源,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让村民变股民、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增加贫困户收入,助力脱贫攻坚、整县摘帽。

机关干部下乡。实现脱贫攻坚、整县摘帽,坚持尽锐出战、派强力量、抓实“两个帮扶”是关键。江华县为加强驻村帮扶,对全县112个贫困村都明确了一名县、市领导联系,安排一支驻村扶贫工作队,由后盾单位选派1名副科级以上干部担任队长、2名工作人员为队员,驻点村所在乡镇派出1名工作人员为副队长,驻点村确定3人以上村干部为队员。对其它非贫困村,明确1名乡镇党政领导负责联系,选派1名乡镇干部任队长,队员由所在村3名村干部组成,实现了工作队全覆盖。同时,规定驻村时间每月不少于20天,并实行GPS打卡跟踪管理。为加强结对帮扶力量,改变以往有的贫困户由农村普通党员结对的做法,实现全部由机关单位干部职工、中小学教师、医务人员等财政供养人员结对,全县共8996名帮扶责任人结对2.88万户贫困户。从今年起,全县各级各部门2018年绩效考核奖金50%与脱贫攻坚工作挂勾;行业扶贫部门、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和队员、村干部以及结对帮扶责任人的年绩效考核奖金分别以70%、100%、50%、50%的比例与脱贫攻坚挂勾。同时,实行贫困户结对帮扶固定走访日制度,规定每月第一个星期的周六和第三个的星期周六为全县“结对帮扶走访日”,促使结对帮扶责任人做好结对帮扶工作,提高帮扶实效和群众认可度。

经济能人回乡。我县大力实施能人回乡创业计划,突出打好亲情牌、政策牌、服务牌、资源牌、生态牌、文化牌,实施“母亲式”服务招商引资办法,吸引有雄厚经济实力、社会责任感的能人回乡投资兴业,助力脱贫攻坚。女能人李洪梅就是回乡创业的一朵“铿锵玫瑰”。出生在河路口镇的李洪梅是个典型的瑶家姑娘,在她看来,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富裕并不算多大的成就,带动乡亲致富,让家乡的日子好起来,这才是功德无量的事。1994年,年少的李洪梅南下深圳打工,后来自主创业,摆过地摊、做过手机配件批发。2006年,她与丈夫王永红在广州成立了耐力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4月李洪梅和家人成立了江华明意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2月,投资1.35亿元的明意湖智能科技产业园部分建成投产。目前,明意湖公司有员工600余名,其中300多名是女性,75%的员工是江华本地人,而且公司在招录员工时,优先选择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水库移民异地搬迁户,公司共有130多名贫困户员工。最有心的是,明意湖公司专门为老年员工设立了一个“老年车间”,共有22名员工,基本上都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为贫困户人均增收近4万元。目前,全县像李洪梅一样回乡创业的经济能人达300多人,他们活跃在省级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等多种创业基地,帮助带动5000多贫困户实现就业脱贫。

小微企业兴乡。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县委县政府敏锐地捕捉到了市场的商机与脱贫的结合点,创新推进小微企业进乡村战略。县里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小微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如对村民进行技能培训和达到一定就业时间的,给予企业500-1500元每人的岗位补贴;对企业购买设备的按购置费20%的给予补贴;对引进能安排100人以上就业的的贸易加工企业,在物流、搬迁费用上给予50%的资金扶持;对优先使用村集体闲置房屋作厂房的免费提供装修。在县里优惠政策的扶助下,我县兴起了一股小微企业进村办厂的热潮。五月天服装集团、君皮具厂、杰豪电子公司、鼎维塑业有限公司、华源纸品厂等一大批小微企业纷纷抢滩乡村,助力脱贫攻坚。目前,全县乡村共有460多家小微企业,涵盖了电子、服装、塑料包装、皮具、木材加工、食用菌等行业,吸纳16400多人就业,其中4100余名留守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务工,人均年增收1.8万元以上,实现了稳定增收。这种小微企业进乡村的模式,既为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造条件,满足贫困户“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激发了他们通过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克服了等靠要的思想,又有效解决企业招工困难的问题。“小微企业在江华发展快,前景好。我们将进一步明确责任,主动作为,落实好各项优惠政策,推动小微企业入驻农村。”市委常委、县委书记罗建华笑容满面地说。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刘明政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