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典的力量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编号12 编辑:redcloud 2014-10-08 11:45:27
江华融媒
—分享—

经典的力量(编号12)



       我们常把经久不衰的万世之作,尊称为经典。若对“经典”二字作进一步的解释,“经”字,原本是指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有路线、路经的意思,“典”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字,合起来就是大本大册的书,意指重要的文献、典籍。两个字合起来,便是指能给人生之路与历史方向以指引的重要书籍。的确,倘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经典便是人类文明征程上那永放光芒的颗颗铺路石。
       古人云:“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经典,作为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因此当是最值得我们悉心品读的书。
       世界各民族都产生过一批非常优秀、杰出的思想文化经典,这是全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特别是吾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更是留下了诸多的文化巨著,其中积淀着我们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炎黄子孙最根本的精神基因,铭刻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正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最丰厚的滋养。我们应该知道,应该了解,应该阅读。
       或许,在时下这个商品经济时代,大家会不以为然,文化不能当饭吃,惟物质需求最现实,社会已发展到如此发达的今天了,还去读那些老皇历,老古董,有什么用呢?此言差矣,实不知,物质需求仅是满足着我们肉躯之需与生理之欲,在当下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惟有不断阅读经典,不断从人类文明最精华的宝库里吸取文化的营养,才能让我们的精神修养不断提高,使我们的思想境界不断提升,从而站在时代的最高峰,以更为广阔的历史视野去看清自己的人生之途,以一个“大我”的胸襟去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与追求。因此,经典正是构建起我们精神世界的基石,也是照亮历史长夜的文明之灯,更是永远释放着文化能量的强大“永动机”。
       经典为什么拥有着一种超越时代与历史的永恒价值呢?因为它正是通过作者个人独特的世界观和不可重复的创造,凸显出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性内涵,提出了人类精神生活根本性的终极问题,如什么是人生,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永恒……这样一些问题永远回答不完,也永远吸引着我们去探寻。另外,经典还与特定历史时期鲜活的时代感以及当下意识交融在一起,于是便极其富有原创性和持久的震撼力,从而便形成了最重要的思想文化传统。
       经典在存在形态上,还具有一种开放、多元与超越性的独特魅力。因为作为人的精神个体和艺术原创世界的结晶,它诉诸人的主体性的发挥,是公众话语与个人言说、理性与感性、以及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产物,也是阐释者与被阐释者文本之间互动的结果。因此我们每一次阅读经典,都像是与那些历史伟人在作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比如我们阅读马列巨著,一种为全人类自由与幸福而献身的崇高革命精神,常会让我们的灵魂发出震颤之音,以至于会让自己那点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与追求相形见拙,倍感羞愧。又比如在阅读先秦诸子经典中,我们常会从孔子那里读到一颗高贵爱心,明白了什么是仁,什么是义;在孟子那里会读到一股浩然正气,明白了人生的担当与重任;在墨子那里读到一腔赤诚热血,明白了怜悯与拯救的意义;在韩非那里读到一双观世冷眼,会给我们增添直面人生的信心与勇气;在老子那里读到生活与处世的辩证之道,会让我们拥有生命的大智慧;在庄子那里会读到自然与人生的真谛,会让我们具备一种旷达逍遥的生活态度……阅读经典,就是在进行一次历史文明的探险,在进行一次有意义的生命寻根之旅,在进行一次洗心涤魂的精神沐浴,常会潜移默化地塑造着自己的灵魂,无形中会不断增长自己的智慧,让我们获得生命的某种彻悟。
       经典其实还是一个民族语言和思想的象征符号。如莎士比亚之于英国和英国文学、普希金之于俄罗斯和俄罗斯文学、鲁迅之于中国和中国文学,这些历史巨匠的经典都远远超越出了其个人意义,早已上升成为一个民族,甚至是全人类的共同经典。中华经典,汗牛充栋,犹如无数颗镶嵌于人类文明星空的熠熠宝石与星辰,正融汇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宝贵的“根”与“魂”。习总书记说得好:“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当以为,我们最大的不忘本,就是不能忘掉这些先贤巨人们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经典,否则,就是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总之,读经典,就是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只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既不片面地厚古薄今,又不片面地厚今薄古,依托于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立足于经济全球化的当下现实,多读经典,特别是多读中国的经典,我们才能在继承中获得创新,在坚守中获得进步,叩开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之门!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编号12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