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国际频道走进大瑶山聚焦原生态瑶族长鼓舞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唐建国 编辑:redcloud 2013-12-17 16:32:45
江华融媒
—分享—

    江华新闻网讯(通讯员 唐建国)5月27日至6月3日,湖南国际频道《印记》栏目组一行走进大瑶山,把镜头对准“神州瑶都”原生态瑶族长鼓舞,以全新视角向海内外推介魅力独具的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非遗文化。
    江华瑶族自治县地处湘南边陲,是镶嵌在湘、粤、桂金三角上的一颗绿色明珠,于1955年8月5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成立。全县现辖22个乡镇,1个林业采育场,519个村(居)委会,在3248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上,生活着瑶、汉、壮、苗等24个民族共50万人口,其中瑶族人口30万,以瑶族人口最多、居住地域最广、发展潜力最大,而被誉为“神州瑶都”。
    瑶族长鼓舞是湖南江华瑶族民间歌舞的典型代表。瑶族长鼓舞流行于瑶族聚居地区,多在瑶族传统祭盘王仪典中和在一些驱鬼逐邪、治病占卜的巫术活动中舞蹈,后发展至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新居、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瑶族长鼓舞历史悠久,文化沉淀深厚,表演时,鼓手左手握住长鼓的鼓腰上下翻转,右手随之拍击,边舞边击。现在,瑶族长鼓舞已经成为江华群众性文娱活动。2008年,湖南永州江华瑶族长鼓舞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江华大圩镇文明村瑶族“长鼓王”赵明华被确定为长鼓舞国家级传承人,瑶族长鼓舞的命运发生了历史变化——上升到了国家级层面。
    瑶族长鼓舞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大瑶山下聚居着勤劳智慧的瑶族人民,长鼓舞是瑶族传统民间舞蹈。舞长鼓是瑶族同胞纪念始祖盘王的一个主要形式,故大凡有瑶族的地方就有长鼓舞。而江华原生态长鼓舞表演时左手拿鼓,右手拍击,边击边舞,动作一致。男的舞长鼓,女的既唱瑶歌又唱山歌、又要绣花、又要织帽。无论哪种表演方法,都是围绕一个主题而表演,舞蹈语汇无论是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等, 都是表现瑶族人民生活文化。被美誉为神州瑶都江华瑶族自治县的长鼓舞亦是风格各异,或木狮助兴长鼓穿梭,或高台层叠长鼓飞舞。江华瑶族长鼓舞多在瑶族传统节日、庆祝丰收、乔迁或是婚礼喜庆的日子表演。最具代表性的有:《瑶山乐》、《度曼妮》和《大瑶山放歌》等。
    “江华原生态瑶族长鼓舞飘逸、洒脱、舞支系别丰富多姿,注重整体的连贯风格和细微动作解剖刻画,具有原滋原味的原生态口味和淳朴清新的美感。”栏目组编导李梦琼在行程为期一周拍摄完原生态瑶族长鼓舞的整个流程后赞叹说,《印记》栏目此次选择来江华县拍摄,不仅是缘于江华拥有已获批国家级并正在打造申报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长鼓舞鼓等原生态瑶族文化,主要是基于深入大瑶山,要充分挖掘和对外展示永州江华原生态瑶族长鼓舞的独具民族厚重的千年古文化积淀和淳朴的自然之美。据介绍,当地县委宣传部门为了使《印记》栏目组全面深入地扑捉原生态的瑶族元素,还精心组织了传统婚礼巡游、长鼓舞艺术、瑶族美食、水彩瑶都画展等活动,重点推介瑶族传统民俗风情。《印记》栏目特拍了当地湘江乡瑶鼓队的《大瑶山放歌》与涛圩镇凤尾村《度曼妮》长鼓舞,具体解剖刻画了大圩文明村“长鼓王”赵明华老师独舞的《瑶山乐》,并参观记录了沱江镇双洞村廖家大院的瑶家祭祖神台等,《印记》栏目组纷纷表示这次回去,将认真组织全栏目研讨学习、向海内外重点宣传介绍。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唐建国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