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 辉 何胜军)山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优质食用油,色佳味香,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每年的这个时候,界牌乡蓬田源村的榨油作坊里就会热闹起来,一桶桶清香诱人的山茶油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家家户户喜笑颜开。
【榨锤敲打现场同期】还没走进榨油作坊,就听见一阵阵清脆的榨锤声有节奏地响起,随之一股股浓郁的茶香扑鼻而来,让人不由得心旷神怡。走进作坊,只见里面烟雾缭绕,茶香四溢,一个巨大的“榨油机”摆放在作坊的一侧,几名工人正齐心协力地推动着硕大的榨锤忙碌地工作着。“榨油机”其实是一根长两三米、直径1米左右的巨大香樟树的树干,树的中间部位被凿出一个长约2米宽约0.4米的槽,从外观看,这槽是长方形的,但其实里面挖成了一个圆形空洞,村民们称呼其为“油榨”,眼前的这根“油榨”已经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曾昭武是这间榨油坊的主人,有着十多年的榨油经验,跟着他一起忙碌地是村民林英,林英家的茶场今年收了30多担茶籽,估计能榨200多斤茶油,曾师傅现在榨的就是他家的茶油,这已经是最后一榨了。通过仔细观察曾师傅的工作流程,记者也逐步弄清了榨油的基本步骤。首先是将村民们送来的茶油籽摊到烘炕上用火焙干,接着用机器将其碾成粉末,据曾师傅介绍,以前是靠推动眼前这个巨大的石碾盘来将茶油籽磨成粉末的,但是考虑到花费的人力和时间问题,就改成了机器磨粉,省时又省力。工匠们将磨好的粉末倒入一个特制的木桶里,一旁则烧起大火,用管子将蒸汽引到木桶里将茶粉蒸热后倒在模具里,铺上稻草将其压紧合拢后,周围用铁箍箍着舂成茶饼,再将茶饼一个个放进槽内,靠一侧竖着叠起来,叠完后在另一侧的空隙中放进木块,填实后,再把由薄到厚的楔子一个个塞进去,然后用特制的支架吊着巨石做成的冲击锤撞击楔子,发出一声厚重低沉的“嘭、嘭”声,楔子夹着木块一点点地压榨着茶饼,茶油就一滴滴的从茶饼中冒出来,然后沿着树干里面的小木槽,汩汩地流进下方的油桶里。整个的榨油过程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曾师傅每天就是不停地重复这些过程。【榨油师傅 曾昭武:你一天可以榨几榨?——可以榨六榨,六七四百二十(斤油)】蓬田源村种植油茶面积有两千多亩,照这样的速度,要将村里的茶油全部榨完需要二三十天的时间。村秘书张家忠告诉记者,村里榨油的传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村民们都觉得用老祖宗传下来的榨油方法榨出来的油才更香、更纯、更放心。【界牌乡蓬田源村秘书 张家忠:一个香味比别的好,我们是用焙子焙的,榨出油比较清洁一些,别的油吃一两年就不能吃了,我们这个三五年没得问题。】界牌乡是全县油茶资源最丰富、分布最广的乡镇,茶油的年产量达十万公斤以上,平均销售价格在70元每公斤,产值达1000万元。借着国家的油茶种植补助政策,该乡计划通过补植、低产改造和扩大油茶种植面积30000亩以上,并准备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通过引进规模、精细加工企业,预计全乡油茶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以上,成为促进该乡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一大亮点。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王 辉 何胜军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