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祁剧演出现场。黄志东 摄
江华新闻网讯(通讯员 黄志东)山含情,水含笑。11月23至28日,冬天的阳光乍暖还寒,江华瑶族自治县大石桥乡聚海洞村,人潮涌动,锣鼓喧天,礼炮轰鸣。由大石桥、马古岭、山仔脚、聚海洞、蒋木园五个村联合举办的第五届民俗文化节在这里拉开帷幕,吸引了四邻八乡的数千乡亲,前来赏民歌、品戏曲、观民俗,欢天喜地度节日。
聚海洞等5个村共有251户,人口942人,这里离县成40余公里,属平地瑶。该村及附近是典型的瑶文化交融地,人文自然资源独特,历来就有对歌“钓客姑”、耍龙舞狮、“哭嫁歌”等民俗。
“为弘扬和传承瑶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宣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我们举办了这次活动。”此次活动的理事会副会长蒋作富高兴地说,“这次活动我们除邀请了广西钟山县的歌舞团,湖南道县阿旺歌舞团,邵阳祁剧团前来助兴外,还原组织了唱山歌大赛,十一届三中全会知识抢答赛。”
在民族山歌演唱现场,来自广西、湖南等省区农村的48对民间歌手,身着节日的盛装聚集在这里,用原生态瑶歌形式,歌颂伟大的党,赞美新农村,歌唱幸福新生活。
“党的政策真是好,三中全会万事通。原来夫妻独生子,现在许可要一双。……”来自寨贝洞村身着民族节日盛装的50岁的莫玉琳一首即兴演唱的颂党恩山歌获得了热烈的掌声,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我们30多年前在家当做女时就爱唱歌,那时主要唱情歌,小河边、树林下,甚至赶集的路上,姑娘、后生崽三王成群会在一起就唱。”说起年轻时唱歌的情景莫玉琳滔滔不绝,“现在年纪大了主要唱生活生活方面的山歌,现在党的政策好,生活好了,主要让觉得自己开心就好。哪有歌会我都积极报名参加,像上次河路口镇拔干头闹元宵瑶歌会、大路铺镇宝昌洞重阳节瑶歌会我都参加了。”
“以前文化活动少,农闲时没有什么文娱活动,生活很单调。现在,文化活动多了,日子过得充实多了。”正在看祁剧《凤凰山》的来自杨家木园村76岁的杨银生高兴地说,“6天的祁剧戏曲文艺专场演出,我每天都准时赶来观看。”
“舞龙耍狮既可传承民俗传统文化,还可以强身健体,娱乐身心。”参加了龙狮表演活动的聚海洞村蒋齐放兴奋斗地说,“这次活动有3支龙队和1支狮队参加表演,气氛十分热烈。”
为让广大村民学习领会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村委会还在活动中插入了有奖知识问答。“根据刚召开不久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说下你的感受?”“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业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我相信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们农民的日子一定越过越红火。”村支书蒋作富的刚抛出第一个问题,来自寨背洞村的75岁的蒋培柳就进行了积极抢答,并获得了一份奖品。
“这次活动村民蒋福海捐款最多捐了13000元,村民共捐款188640元。”说起大家对文化活动的支持和期盼蒋作富一脸兴奋,“以前文化活动少,打牌、打麻将的多。现在通过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大家聚在一起,邻里和谐、村风文明了。”
“看到活动顺利开展让大家开心,我也很高兴。”采访结束时,碰到左手戴着红袖章正在路口执勤的青年蒋思东他说,“为了这次活动,村里组织80名青年志愿者,梳理交通、维护秩序。”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黄志东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