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冼世军:用生命守卫青山绿水

来源:永州新闻网 作者:杨丁香 贾章雄 编辑:redcloud 2013-06-08 11:36:24
江华融媒
—分享—

    他叫冼世军,是江华瑶族自治县林业局一名普通职工。就是这样一名职工,却用生命守卫了瑶山的青山绿水。2012年10月14日,连续三天加班的他,因劳累过度永远离开了他心爱的岗位,离开了萌渚岭上那翠绿色森林。
    1985年,高中毕业的冼世军进入了县林业保安大队,1991年调入县林业局护林大队,2005年任县林业局木材检查总站副站长,近30年如一日战斗在护林岗位上,踏遍了江华千里瑶山,经历了无数次的殊死搏斗。
    冼世军就是个不怕死的护林勇士。1992年,海拔1700多米黄龙山脉的麻江源与道县交界的山林中,窜起一股盗伐林木狼烟,一群不法分子高举斧头向山林砍去,一车车木材沿着通向外县的林道偷运而出,本来茂密的山林,一下子就仅剩下了一个个树桩,变成了秃岭。县林业局领导决心要坚决斩断偷运的通道,刹住盗伐林木歪风。此时,素有敢死队员之称的冼世军主动请缨,背上百余斤重的炸药包冲在前面,随着一声声巨响,偷运的通道被彻底地斩断,保住了森林。
    1994年秋,在务江乡的平冲山场发生了山火,冼世军二话不说扑向火海,与数十名专业扑火队员一道,巧妙地避开火龙,计算火速,测算距离,在最佳地带,开展了修筑隔离带工程,他高举砍刀向荆棘丛生灌木和杂草砍去,整整大半天时间,他顾不上休息一会,只是一个劲地咬牙挥舞着砍刀,终于一条宽宽长长的森林“生命线”修筑成功,阻隔了林火漫燃,避免了森林资源的损失。像这样的故事对于冼世军来说还有很多很多。
    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参与扑救森林火灾近200场次,座座群山都留下过他勇敢的身影。
    冼世军确实是条汉子,但在他的朋友圈里,不少人却说他是个“蠢子”。为啥?冼世军凭着自己丰富的护林经验,得到了领导的赞赏和重用,2005年就当上了县林业局木材检查总站副站长,管理着7个木材检查站数十名检查员,按理可在县城、坐在机关“享受”一番了,可不知怎的,他却向局领导申请要求下到基层检查站工作,他说“基层工作任务那么繁重,我怎么能呆在机关‘享清福’呢?”那是他那护林之心早已按奈不住了呀。令一些朋友更想不通的是,他到了基层检查站当站长,在当今“二十响”已经过失,至少是送“集装箱”形香烟,甚至是夹带“红包”的年代了,但朋友们一年到头很难抽到他一根“外水”烟,是没老板送烟吗?不,老板的木材需要出境,检查站必检,特别是一些木材老板为了偷漏国家税费,有的不按规定开具或少开木材出口手续,千方百计“讨好”木材检查站人员,能不送点烟吗,在大多数木材检查站就是个肥缺位置,甚至有的人将此称之为“快速致富”的地方,也曾有人在此栽倒过,但冼世军这个“蠢子”就是顶住了礼物和金钱的诱惑,几年下来至少拒绝了6万元以上的“辛苦费”,坚持公正执法。“天下唯公足以服人”,冼世军坚信只有公正无私,才能令人信服。他对朋友们说,吃喝是小事,失节是大事,吃了别人的,拿了别人的,事后就很难做到公正执法了。难怪,好多木材老板在背后骂他是“死心眼”。
    何止是一些木材老板骂,就连自己的亲戚也在骂呢。花江是他的故乡,他生于斯长于斯,一些木材老板与他难免沾亲带故,一位姓岑的木材老板就是他的亲戚之一,这位亲戚想冼世军能不帮帮忙吗,于是利用面包车装上了几个立方米杉木方料,就火速运往广东,当行至出省境的三江尾木材检查站时,正值遇到亲戚冼世军值班,喜出望外,热情地招呼着,冼世军笑了笑,按照规定例行检查,凭着他多年的工作经验,走到面包车旁一闻,一股熟悉的杉木香味扑鼻而来,再绕车身一周,想透过车箱玻璃看车内物品,但见已被黑布挡住,冼世军已心中有数,叫来亲戚:“打开后车门看看。”“不用看的,里面没有东西。”亲戚笑答道,冼世军拍了拍亲戚的臂膀,亲戚便将冼世军拉到一旁,悄悄地用瑶语说:“就装了一点杉方料,搞点小钱小米,好给你表侄添几件新衣服。”使亲戚始料未及的是,冼世军不但未给面子,还叫来一同值班的小刘,硬是对这车无证运输的木材进行了依法处理,亲戚本想通过亲戚关系对自己偷漏一点税费的事情网开一面,结果遇此“待遇”,对这“六亲不认”的亲戚很是恼火,弄得亲戚间三年未讲话。
    冼世军虽然“六亲不认”,但富有爱心。他们村有一名冼姓小名叫狗崽的五保老人无依无靠,生活十分艰难,住在山坡上一处独自的破旧木板房里,冬日四处透着寒风,破烂的衣服披在身上,脚上没有穿鞋,干瘦无力的双手,颤抖地拿着烟杆,抽着那不知从哪儿捡来的旱烟,浓重的烟雾熏着他那无奈的双眼,他整个像一尊被熏黑了的泥塑;都快过年了,他家的鼎锅里煮着的还是一锅红薯呀,看着看着,冼世军的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转,还有什么需要更多的安慰吗,于是,他每年都要从县城去看望老人五次以上,少则50元、多则百元地给老人,还为老人买些被子衣物,并为老人买上了人寿保险,老人每每接过冼世军的钱物时,老泪纵横,发疯似地对着高高的大山、深深的林海呐喊:世军是我们瑶家的好儿子呀!
    住在海拔1700多米的黄龙山上赵姓孤儿不会忘记冼世军,那年正月十六开学的日子了,但伯父家无钱送他上学,在这时是冼世军从县城驱车100多公里来到黄龙山上,将200元学费和从外甥那儿拿来的衣物及自己买来的两套新衣塞到了小孩手里,年幼的小孩多么想喊一声爸呀,可他不敢,只是含着感激的泪水一头扑进了冼世军的怀抱,令在场群众无不感动。
    冼世军是个大孝子。冼世军是家中唯一的儿子,父亲早逝,对于含辛茹苦的母亲,他是百般孝敬,只要在家,他就不让老人动手做饭、洗菜,经常为老人梳理那全白银发,老人感到十分的欣慰,逢人就说:“我的崽比我那几个女崽还细心呢。”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好人,却英年早逝,从此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但他的精神却在大瑶山的青山绿水中永生!

来源:永州新闻网

作者:杨丁香 贾章雄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