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永州市“四深入”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纪实

来源:永州网 作者:尹四深 编辑:redcloud 2013-04-03 11:32:03
江华融媒
—分享—

又见当年鱼水情

——永州市“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纪实

   永州网-永州日报讯(通讯员 尹四深)一组组数据,一件件实事,彰显“四深入”活动的正能量;一篇篇民情日记,一份份调研报告,广大党员干部切身感受到群众的疾苦;一道道难题的破解,一个个矛盾的化解,让老百姓感受到干部作风建设带来的阵阵新风。

  自2012年1月开展“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简称“四深入”活动)作风建设主题活动以来,全市 8289个单位,42758名机关干部,8456个工作组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为群众、为企业、为项目解决最迫切、最棘手的30多万个问题。

  活动的深入开展引起了省委领导的热切关注。去年年初,时任湖南省委副书记梅克保作出批示:“永州市委对作风建设抓得早、抓得实,措施有力,应充分肯定”。省委作风建设督查组对我市开展“四深入”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省委常委、组织部长郭开朗充分肯定了我市的作法,省委组织部最近要求我市尽快上报经验材料。

  把准“风向标”:身入基层察民情,心入群众解难题

  去年1月29日,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动员会,发动机关干部,开展以“深入群众、深入村(社)、深入项目、深入企业;机关与村、企业结对子,机关干部与贫困户、困难职工结对子;群众对机关满意度测评”为内容的“四深入两结对一测评”活动。

  2月15日,天空下着毛毛细雨。这天,在市委办公大楼前坪举行了“四深入”活动启动仪式,市直机关干部吴承进等四名代表郑重承诺:“深化认识不辱使命,明确要求不负重托,服务群众不遗余力。”

  简单的启动仪式传递着一个重要信息,一场旨在改进干部作风的旋风在永州的城镇、乡村迅速掀起。

  无声的示范是最有力的动员。市委书记张硕辅率先垂范,身体力行,10多次深入到联系点祁阳县茅竹镇大塘村和一些企业、项目工地进行调查研究,就民本民生、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破解发展难题。

   “‘四深入’活动让每个党员干部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田’。”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旋君在民情日记中这样写道。去年7月2日,她再次深入社区与居民拉家常,听取群众诉求,解决喝水、卫生、低保、就业等难题,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走,到最需要我们的群众中去。到困难多、问题多、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这是回荡在潇湘大地最响亮的公仆心声。

  在祁阳,4712名干部积极响应号召,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心实意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

  在宁远,20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指导调整产业结构,7000名机关干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在东安,实行“六包”责任制,每名县级领导干部和每个县直单位、乡镇场结对帮扶一个重点村(社)、一个重点项目、一个重点企业、一处城区街道路段、一名信访老户、一宗重点矛盾纠纷。

  在道县,实行一竿子直接插到底,从县乡两级机关挑选了580名机关干部到580个村(社区)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

  在江永,每个县直单位每年联系1个村、办2件实事、结对帮扶3名以上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乡镇场每年重点联系建好1个示范党建红旗村、办好20件实事、培育30个以上致富带头人。

  市纪委监察局开通“通民快巴车”。每名机关干部每月至少下到结对帮扶对象家里,有针对性帮扶一次。

  市委党校19名校委领导和副处以上干部全部与结对村(社)困难户结“亲戚”,多次开展“一对一”情感、智力、财力等方面的帮扶。

  接地气才能增底气,动真情方能知实情。市委办、市安监局等单位的机关干部全员参与,全心投入,广泛结对,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市人社局开展了“走进企业、走进乡村、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窗口,带头调研、带头结对解困、带头化解矛盾”的“五走进三带头”活动。

  深情的足音,在潇湘大地回响。去年以来,全市4万多名机关干部身入心入,问政于民,问需于民,对基层和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要素制约、政策环境、政务服务、“三农”发展等问题,各级各部门及时回应,切实解决,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全市下农村(社区)干部共捐款捐物折币600余万元,帮助修建村级公路210余公里,维修水渠170余公里,制止耕地抛荒12万余亩;累计为1324个贫困村引进开发项目1390个,发展种养大户3.41万户;协助524个困难企业解决遗留问题738个,融资转产项目1462个;走访慰问困难户、五保户2.5万户,送去慰问钱物折币1600余万元,办好事实事5万余件。

  选定“主战场”:想群众之所想 帮基层之所需

  信息再通畅、交通再便利,都代替不了干部驻村入户、蹲点调研,把脉献策。

  一“菜”一叶总关情。为做好农户与超市对接工作,让“菜园子”直通“菜篮子”,是张硕辅书记一直关注的一个问题。

  如何把安全、新鲜的蔬菜以合适的价格,便捷的方式送到社区居民家中?如何做到让菜农多种菜、卖好菜,市民买好菜、好买菜?带着疑问张硕辅深入到零陵区南津渡办事处香零山村进行调研。与菜农一道摘菜、攀谈,了解蔬菜种植过程的施肥、用药、浇水等情况,参与蔬菜的清洗、扎把、装车等过程。第二天早上4点多钟,他又来到冷水滩区黄泥井市场,看蔬菜批发的情况,再来到超市看销售情况,蔬菜的农超对接情况,为永州加大农超对接工作进一步探索新路子。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领导干部的身影。今年3月20日,道县遭遇11级暴风袭击,造成该县11.4万人受灾,3人死亡,52人受伤。灾情发生后,副省长、市委书记张硕辅,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旋君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市委、市政府领导魏旋君、唐松成、周德睿、舒平、蒋建湘带领公安、民政、电力等单位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指挥抗灾救援工作,慰问受灾企业群众、了解生产生活情况,看望受伤人员。道县组织2000多名机关干部紧急行动,抢救伤员、抢修电力、安抚群众、恢复生产,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不发文件、不下通知、不打电话、不精心“踩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轻车简从,身心真正沉入基层,情况掌握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难题解决在一线。

  新田、蓝山、江华等县区积极为流动人口搞好优质服务。新田县探索社会管理,为外出流动务工人员搞好就业、计生、创业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为永州乃至全国打造了流动人口社会管理的“新田样本”。

  宁远县与“基层组织建设年”结合起来。在村党组织中开展“升级承诺”活动,并被省市专题推介;去年三月又选派了527名“第一支部书记”;在全市率先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干部”全覆盖。

  冷水滩、零陵、双牌、江华、金洞、回龙圩、凤凰园等县区(管理区)机关干部与农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体会农民的艰辛与疾苦。

  写民情日记的目的,是为了急民之所急,帮民之所帮。宁远县民政局干部王慧的“民情日记”,为三个孤儿撑起了一片天。在她的努力下,县民政部门为他们解决了低保, 去年8月还资助4万元建好新房。

  最为难得是真情。百姓是最纯朴的,也是最感情的,只要帮他一点忙,解决一个小难题,他们就会感恩一辈子。去年4月24日,市二公交公司驾驶员屈小平,给市交通运输局领导写《感谢信》,信虽不长,但字字句句倾注了局领导关心他、为他解难题的一种真实情感

  各地各单位结合“六城同创”、“项目建设年”、“企业服务年”、“作风建设年”等工作的要求,以正在干的事情为中心转变作风,引导广大机关干部把劲头凝聚在“干”字上,功夫下在“实”字上。

  “四深入”活动启动仪式的当天,市国资委、市粮食局、市老干局工作组,在冷水滩区下河线社区调研,及时制定了“修路、安装损坏缺失路灯、建老年活动中心、做好永州大桥西边8个拆迁户的思想工作” 的帮扶计划。工作人员进驻社区开展工作,一周之内就做通了8个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困扰永州大桥三年多的老大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市政府办筹集资金245万元,为冷水滩区伊塘镇茶花村新修10条村级公路,总长达8公里,还促成湘盛矿业公司与村委会合作创办集花卉苗木基地和休闲农庄于一体的沐阳山庄,现已完成投入160余万元,流转土地300亩,种植珍贵苗木红豆杉1.5万株、丹桂3万株。

  市委组织部、统战部机关深入冷水滩区清桥路社区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将清桥路社区大党委制列入全省党建工作示范社区试点之一。

  市国土资源局主动服务保用地,省政府去年批准全市项目用地164宗,面积2.09万亩,是计划指标的2.5倍,批地总量居全省第二。

  市水利局改进干部作风,全力推动民生水利建设,去年争取资金18.5亿元,除险加固水库114座,兴建饮水工程115处,解决了约50万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去年荣获全省“芙蓉杯”水利建设竞赛第三名,改变了8年无缘水利“芙蓉杯”的现状,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市林业局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增强“历史使命感、工作责任感、集体荣誉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干部职工,用本系统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动身边的人。去年6月,邀请全国劳模余锦柱来市林业局作先进事迹报告,并在全市巡回报告。组织市局机关干部职工50多人徒步登上海拔1400多米的江华瑶族自治县尖子岭瞭望台,让大家体验余锦柱工作的艰苦环境。许多同志深受教育,一位年轻干部说,每当想起余锦柱的名字,都有一种崇敬在心中升腾,每当讲起他的故事,都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市人大办、市政协办等17个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排忧解难,好事快办,实事实做。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近10个单位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努力为企业、项目、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他们的真情参与,把“四深入”活动搅动得激情四溢,在永州大地上升腾起爱心暖流。

  服务企业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委、市政府组建了867个工作队,进驻企业开展上门服务,为他们解决用地、用工、用电、融资等困难,并向48个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派驻优化经济环境监督员12名,帮助他们抵制“四乱”行为21起,着力整治强行阻工、强装强卸、强揽工程等影响企业发展的“三强”行为45次。

  用爱心托起温馨,用双手托起幸福。机关干部的坚守付出,筑起了一个个爱心家园,让关爱之心流淌在每位困难群众心里,让关爱之情留在困难企业业主的心坎上。

  念好“紧箍咒”:提高群众“满意度”提振干部“精气神”

  “干部作风的整顿,带来了干事创业,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新气象。2012年我市的干部作风民意调查名列全省各市、州的第二名。市党风廉政建设2012年年度考核中在全省市、州排第一位,这得益于市委“四深入”活动的深入开展。”市纪委的一名干部如是说。

  到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不是作秀,与群众共同劳动也并非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干部下基层,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下基层,如何做到不扰官、不扰民?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五条下基层的工作《纪律》,先后下发了《关于“六个一律处理”的通知》,《关于全市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日禁酒的通知》和《永州市开展“治懒惰、治散漫、治奢侈”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狠抓机关干部作风。

  谁违反市委、市政府的《制度》、《规定》,谁就要受到纪律的严惩。2012年以来,市、县两级共查处196名国家公职人员违反“六个一律处理”、“三项整治”和“禁酒令”等规定的行为,其中给予免职处理的35人,给予年终考核不称职(不合格)处理的80人。通过整顿,全市党员干部职工的作风得到明显好转,深入基层的多了,主动为群众服务的多了,群众称颂的多了;上班时间打牌玩游戏的少了,工作日中餐喝酒的少了,索拿卡要的少了。

  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干部作风的标杆,也是推进“四深入”活动的一项重要抓手。零陵、祁阳、宁远、江永、东安、新田等县区也有自己整顿干部作风的有力举措。祁阳县制定整顿干部作风“八个一律免职”的过硬措施,在三吾大地上刮起了“作风建设风暴”。

  干部下基层,“下”然后知不足,砥砺了思想,锤炼了作风,提振了干部“精气神”。基层干部的精神被激发,为群众、为社区、为项目、为企业服务的优良传统被光大。不少群众说,又看见干部的好作风回来了。

  党心连民心,干群鱼水情。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正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用实际行动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挥写着开放崛起、科学发展的“永州梦”。

来源:永州网

作者:尹四深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