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华新闻网讯(通讯员 王臣林)3月22日,笔者来到桥头铺镇鸭脚岩村四组村民王先德的猪场里,一位刚三十出头的瑶家小伙正忙着给下崽的母猪添食。在附近一带,只要提到王先德的名字,大伙都会竖起拇指说:“真是个了不起的后生!”。
“哟,老弟来了,到屋里喝杯茶”王先德放下瓢忙招呼着客人。
“先德啊,去年你领了能繁母猪补贴没有?”一同前去的桥头铺镇财政所所长奉幕秋细心的问到。
“领到了,领到了,补了我1.5万元呢,享了国家的政策福呀”王先德高兴地回答道。
一下子,王先德的话匣被打开了。
“以前家里穷,初中没毕业我就在县城跟着别人干起了擦皮鞋,后来听说养母猪政府有补贴,我就放弃了在县城擦皮鞋的活计,拿出多年的积蓄养起了母猪。”王先德毫不保留的道出了心里话。
王先德的养猪场经过近三年的不断壮大,由当初只有3头母猪不足30平方米栏舍,发展到如今拥有1200平方米的栏舍,共存栏生猪289头。其中母猪20头,年出栏生猪可达200头,能实现年利润近10万元。曾经的擦鞋小伙,而如今却变成了大“猪官”。
“我一人富了还不行,要带领大家富起来才好”,王先德严肃的说。
2012年,在王先德的带领下,桥头铺镇鸭脚岩村新增了2位年轻“猪官”。现在 3位年轻的“猪官”正筹划着成立养猪专业合作社,实现资源共享。
[编辑:黎实]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王臣林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