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以香草的名义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唐晓君 编辑:redcloud 2012-07-27 17:18:35
江华融媒
—分享—


    柔弱、渺小而有特色的东西,总是会让人怜爱,让人向往,让人记忆深刻。譬如,江华瑶山的香草。 其实,那是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草儿,只因为比其他小草增添了一丝丝淡淡的香味,而有了香草这个名字。
    这在江华九村十八寨,大都以冲、以江、以洞、以寨……为命名的深山之中,就显得格外的高雅、别致,显得与满岭的参天乔木、满坡的密麻灌木,格格不入。
    这个地方就是湘江,人们说的香草园。
    不知是何年何月,哪个好事之徒,把香草园这个名字扔了出来,于是,文人墨客,去了;驴友网友,去了;官员公仆,去了……冲着那细细小小的香草,跋山涉水来到了这个偏远、闭塞的香草园。
    香草园,镶嵌在萌渚岭的大山皱褶之中,那孤单零落的几座木屋,那憨厚豪爽的瑶胞,那野山野岭疯长的鸡鸭狗们,再也不得安宁了,有的甚至献出了年稚的生命。瑶胞们摆下八仙桌,竭尽全力招待“有朋自远方来”,出了力,伤了胃,晕晕乎乎,还要爬着上山当向导。黢黑瘦削的脸,挤出堆满的笑容,说着并不流畅的官话、普通话,还有浓重的瑶话韵味……有时,晚上还会有篝火,在田洞之中燃起,七老八十的公公婆婆们亮开嗓子,吼起瑶歌,露出或黄或黑的一堆牙齿。他们的瑶歌,是属于自己的,是用自己的母语表达的。外来的人们根本听不懂,凑凑热闹而已,抑或借此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那种情感,那份哀怨,那样沉重,还只能在他们心中,化成山中的泉水,日夜不停地流淌,覆盖他们生老病死、春种秋收的时光,延续他们生生不息、顽强抗争的生命。
    喝过苞谷酒,听过原生态瑶歌,住过小木屋,香草,外来的人们却不一定看得到。如果运气好,碰到也不一定认得。外来的人们于是对香草就有了争议。有人称做“爱情草”,说是与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与香妃有关的草;有人说零陵的香草籍由此而来,后来才有了香零山,才有了唐代刘禹锡诗曰,“湘水流,湘水流,九嶷云雾至今愁。君问二妃何处宿,零陵香草露中秋。”;有人说香草曾是贡品,从偏僻山野走进过宫廷殿堂,有人说香草就是屈原《离骚》里的“蕙”,浸润着这位伟大爱国者的心灵……
    香草,是草,这个绝对没有异议。“没有花香,没有树高”,从不开花,也不结果,低调而微不足道,平凡得如泥土一般。可是,草的生命力是相当顽强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香草,当然得有香。这种香,只能闻,不能嚼,不能喝,不能喷洒在身上,更不能作客人的“佐料”和“帮凶”。她如草般,嚼起来是清苦,喝起来是辛涩,只有耐心地把她摆放在日头下,或屋檐下,让她静静地由绿变黄、由粗变细,晾到柔柔软软的,才会散发出那种神奇和迷人的芳香。那种幽幽的、淡淡的香,绝无仅有,天生丽质,就像这里的人、这里的山、这里的水。
    因为香草,瑶胞们骄傲地把她作为世世代代居住的村名,作为村里的符号。这个上千年的瑶寨,山蒙纱,水含笑,山水之间,如诗如画,不是世外桃源,胜似人间仙境。村旁的红豆杉,如山的子民们,不离不弃地守着这方水土。说起香草,瑶胞们有好多版本的传说。有的说,香草是一个瑶家阿妹的名字,因不能承受“媒妁之言”,而与唱瑶歌自由恋爱的阿哥私奔,被发现后关在鸡笼里,捆上石头,沉到深泉中。有的说,香草是天上七仙女偷偷下凡时,在山涧瀑布里洗澡时,身上的袂袂仙衣所晾挂的山坡,而熏出了香草。还有的说,香草,是一个见多识广的瑶家女孩,因不满汉人的压迫与剥削,带领村民揭竿而起……一个个传说,一串串神奇,我们都无法考证。但是,我们知道的,是一个让人无法忘怀的香草,这种小得不能再小、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植物,这大自然随处可见、俯首皆拾的东西。
    朴实的瑶胞说起香草的好处,自然头头是道。洗木桶澡时,将几把香草放到水里煮开,洗澡出来一身都是扑鼻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或者将加工的香草,放到衣橱、书柜、衣兜里,那香味无论如何都比香水还“绕梁三日而不绝”。特别是山中蚊虫多的时节,瑶胞们将香草晒干,碾成粉,制成蚊香一样,点燃起来,驱蚊灭虫,避邪消灾,香气满屋。这些是香草在瑶胞中最经常、最常用、最实际的做法吧。
    于是,人们把产香草的这个瑶家村寨,叫做香草园。其实,我固执地认为,应该是香草源。因为没有这里的香草,就没有零陵的香零山;没有这里的香草,就没有刘禹锡的“湘水流”;没有这里的香草,就没有屈原关于“蕙”诗句;没有这里的香草,瑶山的村寨都是笼统而平淡的冲啊江啊洞啊寨啊之类的;没有这里的香草,外面的人们不会蜂拥而至----在南方,在南岭,在少数民族聚居地,这样的山水平凡得如家乡一般,让人索然无味,弃之可惜。
    近日,浏览本地的新闻报道,惊奇地发现,该地已在大力地推广种植香草了,把她作为一个产业来抓,要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我不禁有些欣慰,不管香草是否可以大面积地推广,气候、土壤、栽培技术是否掌握,毕竟,深山里的人们有了想富的意愿,有了现实的向往。这千万年来,默默生长在村头寨尾、田间地头的香草,终于可以闪亮登场,展现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香草,这种给人以淡淡香味的小草,竟能如此地吸引世人,不外乎是她给人们带来的香味,不管浓淡、不论多少,不在乎长短……只有那微微地、淡淡地、清清地香味,才是她让人永远记住、留连难忘的本色。
    本色最真,付出最美。这大概就是人们热爱香草的源头吧。



[编辑:黎实]

来源:江华新闻网

作者:唐晓君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