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瑶山七月瓜果再飘香 分享丰收喜悦心情

来源:永州网 作者:唐世日 罗俊杰 编辑:redcloud 2012-07-17 17:15:42
江华融媒
—分享—


    永州网讯(通讯员 唐世日 罗俊杰)四月李,五月桃,七月梨熟瓜果香。七月的江华瑶山,新粮入仓,瓜果飘香,处处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瑶山大地,田间地头,多种特色作物共同发展、多种产业格局合理分布,金黄的水稻、翠嫩的西瓜、鲜绿的六月香雪梨……品种丰富的瓜果让庄稼汉又一次带来了丰收的喜乐。
    7月12日的清晨,笔者一走进沱江镇沱岭村,金色浪涛微风拂过,一浪紧接一浪翻过,一阵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农机手在沱江镇沱岭村用收割机帮助村民抢收早稻。江华瑶族自治县20.51万亩早稻硕果累累,现已陆续进入收割时期,全县农业“双抢”已拉开大幕。
    “今年的粮食收成好全靠了政府,又是一个好丰成。昨天,我看电视新闻报道早稻最低收购价为每百斤120元,增长了18%呢!”沱岭村的58岁的魏先生欣喜地说道。今年,受5.12暴雨的影响,江华瑶族自治县11个乡镇不同程度的受灾。为将损失降到最低,该县政府各部门积极组织人员和农民朋友一起坚持抗灾一线,或将暴雨打倒的秧苗扶好拔正,或组织劳力抬来抽水机将稻田里的淹没秧苗的涝洪抽出田外,或农业部门派干部进田间作好作物灾后预防,终于丰收于眼前。
    七月火红太阳难掩饰瓜农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正在往车上装运西瓜的桥头铺镇沙帽山村农民蒋先生告诉笔者,今年他在种了两亩西瓜,由于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前期雨水时期就进村帮助作好了西瓜雨水季节管理,亩产达到了2500公斤,按照当前每公斤1.6元的市场销售价,他家今年仅西瓜一项可增收8000元。
    目前,全县近10万亩西瓜全面上市,以个大、鲜嫩、甜润的优势在市场独占鳌头。在东田、河路口等镇大量外地客商也慕名收购,西瓜走俏市场,瓜农在夏收季节喜收“第一桶金”。河路口镇尖山、桥头铺镇下蒋、大路铺镇等一些农村,充分发挥玫瑰香柑、六月香雪梨优势产业的同时,利用幼苗果园套种麒麟、美人焦等品种西瓜、豆类等经济作物立体栽培模式,使土地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农民增收同时,有效解决了果园长远发展与幼园当前增收的矛盾。
    7月13日,笔者走进大路铺镇琅下村,连片种植万亩优质水果六月香雪梨扑鼻而来。刚进园口,只见几个壮汉微笑着正在一箱一箱的往车上搬。目前,六月香雪梨经省工商局注册为“瑶山雪梨”,已先后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品牌品质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同时,该村与六月香果业公司签定了种植合同,公司负责技术指导,村民自己生产管理,已经形成了广东、深圳、上海、长沙、郴州等城市建立销售中心,远销上海、广东、深圳、长沙、郴州等地,并进军家乐福连锁店、世界500强龙头老大沃尔玛中国区超市,每公斤销售价达10元。
    除了琅下,涛圩镇牛牯岭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落实水果种植10000亩、茶叶5000亩,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理化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推广应用黄色板诱虫技术、灯光诱虫技术、生态调控技术,促进农业持续增产增收,实现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沱江镇白竹村、山毫营村、鲤鱼井村等20余个村,因地制益种植了葡萄、李、水蜜桃等多种水果,取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山毫营村梁丁生告诉笔者,他家种植了葡萄、六月香雪梨等多种水果10亩,每年可收入10万余元。
    近年来,江华瑶族自治县坚定产业富民,绿色农业的思路不动摇,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不同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形成了“数镇一业,多村一品、多种齐下”的农业发展模式,将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从空间和时间上错杂开,实行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大力发展了反季节农产品,提高了土地产出率,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新的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受益最大的是农民,同时也推动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编辑:黎实]

来源:永州网

作者:唐世日 罗俊杰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江华新闻网首页